產業金融的發展之路
產業金融的發展之路
21世紀伊始,我國企業開始大量地投入產業金融服務領域,由于現代金融制度和技術科學的迅速發展,中國企業實體經濟活動與金融服務緊密結合的程度也獲得了空前提高,特別是在C端消費領域,中國消費者通過支付寶、花唄等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產品與企業實體經營需求緊密聯系,其簡單、有效、低廉等優點也獲得了充分發揮。但是,目前中國產業金融發展仍然存在困境。大型企業資金富余,但擁有充分資本積累能力的中小企業因未合理、有效地利用工業基金,從而導致了產業資本的閑置和而浪費;中小企業資金難題,以及金融服務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了目前產業鏈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營銀行都一直處于金融服務問題無法解決的狀況中。這都將大大擠壓我國產業金融機構的發展空間,而中國的產業金融機構發展之路仍然還有很長的距離要走。
一、產業金融與傳統金融
傳統金融業主要是指僅具有儲蓄、借貸和結算三種傳統業務性質的金融活動,僅作為金融工具,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支持企業的自主發展,對新興產業的發展幫助不大。產業金融服務,是指為特殊行業(如汽車產業、新能源產業、高科技產業)服務的融資活動的統稱,以吸引社會資本、科技、人力資源等流入特殊行業,以提升社會公共資源的配置效益,加快產業的發展。
一般說來,這些公司在發展初期,投資手段簡單,希望增加公司的產品規模、能力和技術,主要依賴于商業貸款來籌集資金。隨著企業運營效率的提升,公司的競爭壓力也逐級上升,從傳統金融機構里又產生出了若干新興的金融機構產品和服務(如政策性金融機構、投資基金業務等)支持產業的發展。但是,傳統金融出于資金安全的考慮一般都是為大型公司和政府支持的產業提供貸款,新興產業(如高科技、文化產業、互聯網行業等)資金問題,唯有通過大力發展行業的金融服務,才可以為新興產業提供較好的投資環境,從而推動了行業的變革與提升,以實現我國的行業規范管理與產業發展戰略。
二、發展歷程
初步探索:在20世紀90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期,中國國內金融機構體制逐步完善,證券、保險、基金、期貨、地方國家政策性企業、農村信用社等投資組織管理更加規范,經營規模進一步擴大,金融資本市場為行業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資本保障。在此期間,因為當時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才剛開始,金融資源的合理分配還無法進行,因此政府部門就需要通過引導地方金融機構系統扶持一些重要產業的發展(如汽車產業、互聯網行業、高科技產業),以推動重點行業的發展并促進其他有關行業的快速發展。
初步建立:2004年8月,我國首家汽車行業金融機構——上海通用汽車公司在滬開業,標志著中國工業金融機構進入初建立時代。重點工業和銀行的融合,不管從思想上還是實踐,都獲得了明顯的進展。私募股權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為新興產業的投融資支持,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現象;主導產業和重大企業集團通過行業投融資基金、股份投資基金、融資租賃企業等機構籌集資金,服務于重大行業的發展建設;地方政府通過建立財政引導資金、政策性貸款,扶持特定行業的發展。
快速蓬勃發展:當前,在中國的“泛珠三角”、“泛黃河三角洲”、“京津冀”及一些發達國家地方和部門業務的主要企業將產業發展資金視為一種重大的戰略,順利的推進了該地方主導產業的蓬勃發展?!胺褐槿侵蕖庇捎谂畈l展工業融資提升了該地域的技術裝備制造業領域、高新技術和信息化建設產業規模優勢地位,帶動了“世界工廠”的轉變和提升?!胺洪L三角”則由于發展工業融資,提升了該地域汽車行業、高新技術產品的國際領先地位,增強了技術創新與全球競爭力。
三、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中國金融的高速發展和新技術的飛速迭代,“制造業+科技+金融服務”的新產融結合模式也開始興起。目前,大型公司正依托其體量、資源、信息技術等各方面的絕對優勢,積極發展產業金融。
小米公司旗下衍生品小米金融利用“產業+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利用其所掌握的核心技術資料建立了信息平臺系統,協助下游的中小企業解決了投融資問題。而作為智能硬件技術生產的龍頭企業,小米公司與國內外智能硬件技術生產行業中的絕大部分公司均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資金供應關系,而在核心企業所聯系的下游數百上千個公司中,生產環節較長的中小企業往往仍面臨著投融資問題。因此小米金融利用其信息體系,將風控重點返回到對底層資金的管理上,提升了其產品供應鏈交易過程的金額準確度、不篡改性、真實感,從而促進了金融服務的公正性。根據此,小米金融積極構建了智慧硬件制造業生態系統,為企業降本增效,并完成了對核心產業和金融服務系統的高度集成。
海爾集團同時也是中國進軍金融業的先行者,海爾集團一直力求做到行業里最了解金融,金融業里最了解行業的大公司。海爾集團公司已經申請了融資租賃、小額貸款、消費金融等金融牌照,其中,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消費金融是中國業內第一家產融結合的消費金融。通過運用互聯網金融行業“粘性”這一自然屬性,將中國海爾集團公司與行業利益關聯方進行連接,并以產品投行的模式深度融入構建生態化圈,如今在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的生態建設中,已經形成了蛋雞、肉雞、肉牛、生豬等十類的產品金融服務生活圈。
瀘州老窖集團公司為瀘州市大型國有企業,以“擁有國際市場影響力的產融控股公司集團公司”為理念,主動實行“11265”策略,其中“2”就是指以實業經營與金融的雙循環驅動。近年來,金融板塊在瀘州老窖集團公司的高速發展過程中,發生了重大影響。目前,瀘州老窖已布置了券商、銀行業務、直接投資、融資租賃、消費擔保服務、小額貸款等多種服務;并且,瀘州老窖將借助并購上市公司控制權,成立旗下的資本公司,以資產為紐帶,有效撬動市場資本,找到價格洼地,加快完成將企業做實做大的產業布局。
四、發展趨勢
全面利用智慧科技,把握行業金融數字化發展機會?!爱a業+科技+金融服務”將成為信息技術高速發展背景下的產融結合主要模式,如果沒有新科技的支持,行業金融戰略將無法落地,大企業集團就需要推進互聯網信息系統構建,并全面利用5G、物聯網、虛擬化、區塊鏈等新型智能信息技術,進一步增強大數據分析、鏈接、價值鏈重構的能力,并通過對其快捷、精準、安全、多樣的特性做出科學、合理的決定,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總額水平,優化公司模式,提高企業對金融市場中新產業、新模式發展趨勢的認識,并把握在數字化變局中的新發展機會。
供應鏈金融服務,或成“十四五”計劃時期助力中國工業融資的主要力量。當前中國已明確提出了對市場經濟實行的以境內外大循環為首,中國國內境外雙循環策略,中國經濟內循環需要在企業制造、流動、分享、居民消費等各環節環環相扣,完善的產業鏈體系才可以形成長期穩固且良性發展的循環經濟。而在此背景下,小型供貨商問題將受到廣泛關注,小型供貨商信息的真實感、準確度、完善需有所保障,而供應鏈金融也將在中國中小企業的未來經濟發展中起到其關鍵性角色。
五、結語
以產品為基石,金融服務為手段,進行產品和金融服務的高度整合,以形成產品金融生態圈并最后達到各利益主體共進合作的目的。在此邏輯基礎上,使金融服務回到根本,嚴格防范金融風險,依靠金融服務技術的迅速成長,把握行業數字化時代機會才能真正實現公司產融結合的平穩、健康成長。